鹭鸶说课稿

时间:2025-02-09 03:11:45
鹭鸶说课稿

鹭鸶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鹭鸶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鹭鸶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会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鹭鸶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体会作者语言准确生动。

5.了解作者开头和结,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以其开头结尾相照应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动物世界是一个奇妙世界,同学们能说说你们的了解吗?

2.我们家一同走进动物世界,阅读郭沫若的《鹭鸶》,感受鹭鸶的奇妙吧

3.板书课题,解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顺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小组汇报交流。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关于生字,读准字音,辨别字形。

(2)多音字辨析。

(3)理解词义

精巧、悠然、铿锵

(4)关于内容

课文描写了鹭鸶的外形与优雅的姿态,抒发了作者对鹭鸶的喜爱、赞美之情。

文章的脉络:

第一部分(1-3):概括写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4-8):具体描写了鹭鸶的美丽色彩和优雅的姿态。

第三部分(9):总结全文,赞美鹭鸶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读、质疑问难: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关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开头与结尾相呼应,文章结构紧凑,更突出作者对鹭鸶的喜爱、赞美之情。

3.读课文,感悟。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理解词语。

2.说说文章的大概内容。

二、朗读、欣赏

1.学生自读、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鹭鸶?突出鹭鸶的哪些特点?

(1)学生自读,在课文中圈点批注。

(2)小组讨论

(3)班内交流汇报。

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两个方面描写鹭鸶。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鹭鸶的特点。如: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而且太不寻常了”。

“增一点儿则而嫌长------深一点儿则嫌黑”。

还描写鹭鸶的优雅的姿态。如文章的第6-8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把鹭鸶描写得十分鲜活。

2.作者仅仅是为了突出鹭鸶的特点吗?

(1)学生读开头、结尾,在课文中圈点批注。

(2)小组讨论探究。

(3)班内交流汇报。

表达作者对鹭鸶的喜爱、赞美之情。文章开头、结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表达赞美之情。

3.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1)思考:作者对鹭鸶的喜爱、赞美之情给我们什么启迪呢?

(2)交流讨论

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激发我们的生活热情,去关注生活,关爱生活中美的事物。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将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总结一下,与同学们共享。

鹭鸶说课稿2

【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

4.品读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见。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

2.品读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白鹭鸶图片)这是一只名叫白鹭鸶的水鸟。白鹭鸶喜欢群居,全身雪白,体态优雅,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白鹭鸶有关。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一起读课题。

读着这样一个课题,再来看这幅图,你有什么疑问吗?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125页,先自己把课文读一遍,在了解故事的同时,注意读准生字词。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检查生字正音。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三、抓住白鹭鸶心理变化的句子,感知环境变化对白鹭鸶生活环境的影响,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一)抓住白鹭鸶心理变化的句子体会。

1.将描写最后一只白鹭鸶的句子用横线划下来。

有一只鹭鸶却没那么紧张,他想:如果这里变成了山庄,那我们山猪潭不是就更热闹了吗?

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2.读这两句,你发现了什么?

指导学习第一句,你觉得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表现白鹭鸶对未来山庄的感情?

指导朗读第二句,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此时的白鹭鸶什么心情?

小结:是什么原因让白鹭鸶的满怀期望,又是什么原因让他惊惶逃走?

(三)抓住环境变化,体会村民与开发商的不同,深刻感受最后一只白鹭鸶飞走的原因。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山猪潭坪林村的平静和和谐。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从文字描写中,你的脑海里会想到哪些景象?

相机板书:绿色的山林蓝色的湖泊白色的鹭鸶

(二)学习课文第4-6段,感受开发商行为对环境的破坏。

1.学生默读第4-6段,开发商的哪些行为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引导学生抓句子和重点词语体会。

2.深入体会开发商的言行不一。

(1)师生合作朗读广告语:(原句生读,后一句师读)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这里有一片绿色的山林;

给家人一个亲水的空间,这里有 ……此处隐藏2536个字……1、学会6个字;理解“痛心疾首”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充分品读重点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在品读重点词中理解文章,在反思中感悟主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学生已有的环境保护认识的基础上,明白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的道理。三、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鹭鸶心理变化的过程,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四、说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是学生进入文本,体验情感的钥匙,在本课教学中,创设出与文本描写相应的情境,让学会变成一群白鹭鸶“议论纷纷”;变成一群“环保工作者”大声疾呼??在这样的情景创设之下学生不仅会学习情绪高涨,同时也丰富了自身感受,在角色的变换中真正感受到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以及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此时,不用枯燥的说教,不用教师的思想灌输,学生就已经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体验到了情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同时,学生的

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五、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次课中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了解了坪林村山脚下有个山猪潭,不仅那里的人们过着安逸幸福的生活,而且是白鹭鸶的乐土。在那里,人们安居乐业,日出而作之时,成群的白鹭鸶在他们头顶自由翱翔、欢叫,日落而归之时,数以万计的白鹭鸶停歇在潭边,尽情的饮水、嬉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悠闲、安宁的“山居生活图”。而这静如止水的生活却即将被打破。原本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一一搬离了,就连白鹭鸶也先后飞走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二)、把握主线,品析感悟

1、开书,自由读课文3-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最后一只白鹭鸶”为什么飞走了?请找出描写他心理变化的语句,体验白鹭鸶的内心世界。

2、指名交流

课件出示句1“他想:如果这里变成了山庄,那我们山猪潭不是就更热闹了吗?”指名读。练习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此时创设情景,角色变换,让学生来充当这最后一只白鹭鸶:“最后一只白鹭鸶,你对未来生活抱着怎样的幻想?”指名交流,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句子。随后面向全体学生,问道:“其他白鹭鸶们,你有怎样的感受?”此时,学生已有了一定的体会,当然就会异口同声,坚定地答道:“如果这里变成了山庄,那我们山猪潭就更热闹了!”

在这个环节中,针对问题“最后一只白鹭鸶”为什么飞走了,将最后一只白鹭鸶的心理变化作为主线,找出有关句子,联系上下文,通过设身处地想象对未来美好的生活向往,体验白鹭鸶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学习会情绪高涨,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我再说道:听到兴建山庄的消息,“最后一只白鹭鸶”不像其他鹭鸶们那样忧心忡忡,“议论纷纷”他想象着将来那热闹幸福的生活,无法理解同类们的“担心”。他的愿望和幻想正如工地上的大看板上写的那般美好: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给家人一个亲水的空间,给自己一个可以看见白鹭鸶的水域,欢迎入住有山有水的“鹭鸶潭”。

同时出示大看板上的广告语,齐读深化理解,通过朗读升华感情。这时,学生的体会不深,读起来也就当然贫乏无味。为了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我又适时引导:是啊!如此诱人的话语,美丽的诺言,不得不让让最后的白鹭鸶浮想联翩。多么单纯可爱的白鹭鸶啊!可是他为什么不等到梦想实现的那一天就飞走了呢?这最后一只白鹭鸶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句2“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指名朗读

随即将学生进行角色变换:最后的这只白鹭鸶,你为什么飞走了?这时,有的学生说:“这里工程车来来往往,整天轰隆轰隆的,尘土飞扬,我不习惯,所以我要飞走了。”有的学生说:“这里

的大楼越盖越高,,潭边建起了堤防,水田都不见了,我都找不到家了。”有的学生说:“这里修建了环潭公路,草地不见了,潭边的相思林也不见了,我的家没了。”还有的学生说:“这里的潭面越来越小,上次去喝水的时候售屋中心的小姐看到我就想看到了怪物,尖叫着:白鹭鸶,真的有白鹭鸶!吓死我了,我得赶快走了”在学生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告白声中,我和学生一起找出描写山庄建设中山猪潭变化的句子和人们看见白鹭鸶时的惊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品析感悟,想象白鹭鸶们飞走时的情景,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

然后课件出示山水被破坏后的景象。根据图片的变化教师引读。(师:山庄的大楼越盖越高,水田不见了,草地不见了,潭边的相思林也不见了,潭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笑道当白鹭鸶去喝水的时候,整个潭边的工人,售屋中心的小姐们都跑出来,大叫??学生接读:你看!白鹭鸶,真的有白鹭鸶呢!)

补充材料、创设意境,就课文的“空白处”启发学生对比想象开发建设前后,白鹭鸶自由翱翔、“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好画面和“树木倒塌,机器轰鸣,尘土飞扬,白鹭盘旋流连”的离开场景,同时相机指导朗读,了解山猪潭的变化,体验白鹭鸶的内心世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环保意识,从而突破几个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而且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

在学生激情的朗读之后,我再一次就文本中的空白之处进行挖掘:美好的广告语掩饰不了人类的贪婪,透过它,我们看到的是“尘土飞扬”看到的是“越盖越高”山庄大楼,看到的是“被砍光了”的相思林,看到的是取代了“水潭”、“草地”的环潭道路。同学们,此时此刻,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广告词,与你第一次看到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你心情怎样?

此时再次出示大屏幕上的广告词,学生谈感受。有的学生说:“这些广告词都是假的,是拿来骗人的。”有的说:“这些开发商心里只有钱,好好地一片乐土就葬送在他们的手中。”还有的说:“我们要制止这些开发商的行为,还给鹭鸶一片净土。”当学生情绪高昂,慷慨陈词之际,我饱含激情的说:“是的,我们应该大胆的站出来,及时的揭露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来吧,让我们撕开它的假面具,修改这段广告词。”

随后,学生们快速拿起了纸和笔,修改起了广告词。因为抓住鹭鸶心里的变化这一主线,激发了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所以学生修改起来不仅得心应手,而且是百花齐放,有的是??

(三)、回归整体,拓展升华

想象:假如我们就是那群被迫离开自己家园的白鹭鸶,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此时学生已意识到了正是因为人类进行不合理的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所以才会出现白鹭鸶无家可归,不得不飞走的局面,因而也就会竭力号召大家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这样一来不仅达到了我预设的结果,而且轻而易举的突破了重难点。

最后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之后,我又设计了一个环节:吞噬绿色的正是作出这美好承诺的人类自己。人类在对自然的无尽索取中破坏着生态结构,威胁着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让我们随着抗议的环保人士一起呼唤:

《鹭鸶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